“天子冢”又稱“太上冢”、“平頂山”,是東魏孝靖帝元善見的陵墓。位于漳河以北前港村東南1500米的崗坡,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文物,北朝墓群中的一座,現存50余米,直徑120余米,方圓700畝,是北朝墓群中最高、最大之墓。
北魏末年,河北等地爆發農民起義,動搖了北魏的統治。以高歡為首的軍事集團,趁機擴展勢力,為北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。公元532年占鄴城,并在此附近打敗掌握北魏大權的爾朱兆的軍隊。他擁立元侑為北魏皇帝,是為孝武帝,高歡被封為大丞相。高氏在太原建立丞相府,遙控北魏政局。公元533年,孝武帝被逼出走。高歡另立11歲的元善見為帝,是為孝靖帝,實為傀儡。遷都與鄴。高歡仍居晉陽縱覽大局。形成東魏、西魏對立混戰的局面。
東魏武定五年(公元547年),高歡死。后其子高洋即位,進一步控制東魏大權,武定八年(公元551年)高洋強迫東魏孝靖帝禪位,高洋即皇帝位,國號齊,史稱北齊。天保二年(公元552年)12月元善見被高洋鳩殺,時年28歲。史載孝靖帝能文能武,品行高潔,但免不了被殺的下場。次年三月二日,葬于鄴西陵,即“天子冢”。陵墓原有城墻,現僅存殘基。從殘基看出,城墻由中、小河卵石加紅土夯筑而成,寬3米多,北墻個別處殘存0.8米。南北長1400余米,東西寬1140余米,今建為東魏西陵公園,并用青磚砌筑了通向墓頂的臺階。臺階兩旁還有欄墻,雕刻有東魏風格圖案,更增古樸凝重之氛圍。